懸絲‧懸思 朴善基個展

  • 201609211258004114.jpg
時間

2016-10-22 ~ 2016-12-17

地點

日升月鴻畫廊

活動

   懸思‧懸絲 2016朴善基個展
 
 朴善基
朴善基的創作媒材為碳、水晶等等,用吊掛的方式,賦與空間某種特定意義,他追求的主題就融合在週邊環境之中,也存在虛實之間,觀者在往來展品之中,可以發現堅固與脆弱的矛盾,也開始思考真實與存在的道理。

存在與本質
朴善基的創作常使用吊掛炭塊或壓克力珠的方式,賦與了空間某種特定意義,這種創作方式不但超越過去與現在、有與無、實與虛、多變或永恆、東方與西方等許多界線,且具有獨特的吸引力。透過他的作品,人們本能地使用慣有的視角確認物件,但根據不同的視點卻能看到不同面向。可以說朴善基的作品是不追究物質本身的存在方式,而是在其中介入藝術家獨特的立場和方法的“概念性雕塑”。他的作品表現的可能是藝術家意圖改變的物件,根據事物的觀點讓我們明白變動與本質,也在概念和真實存在的境界上體驗錯覺的現象。
 
融合與建構
朴善基(Seon Ghi Bahk),1994年畢業於首爾中央大學雕塑系後留學義大利米蘭,在這結合文藝復興與現代感的國度,其各種混合古典與前衛的建築樣式,強烈的衝擊著朴善基的感官。同時,在米蘭這個處於時尚與設計先鋒的城市經歷與體驗,令其在創作過程中善於運用新穎獨特的觀察與思考角度,並通過縝密的計算和精巧的技術,呈現出與眾不同且極具視覺衝擊力的作品。自2000起,他參與了近百餘場在世界各地的藝術展,並舉辦十餘場個展,足跡遍佈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國家。除了懸吊式藝術創作,朴善基也善於運用立體的手法表現靜物,呈現出接近於繪畫特點的“繪畫雕塑”,並將日常生活中的風景與事物,通過其親手製作的視覺載體,展示出非比尋常的趣味。
 
顛覆與印象
藝術就是為了尋找美感,但朴善基的美學是為了表現精神和思考的內涵,重新在真誠和思考的架構下投放自身的意識。他在作品中多次展現視角的虛構性和非理性實驗,強調透過分解的手法重塑視覺概念,線條分明的垂吊物件在解構與重組之間,使我們重新思考物體的本質與形態。他想挑戰的是人們的既定印象,也是人們因慣性而產生先入為主的侷限思維。
 
炭與線
炭是生物燃燒後所產生的很純粹的元素,若以循環的角度來說,炭就是所有有機體的最初始狀態,也是最根本的物質型態;因此,炭做為一種存在的還原,可以喚起我們對世上一切真理與初心的思考。 在傳統意義上炭有淨化的象徵與涵意,而在朴善基的作品中,炭已經超越了在空間描繪具體建築或者單純物像的功能,不僅淨化觀者的心境,還能引導我們對本源的思考。 另外,在他作品中還有個重要的元素─線,只有單獨一條的時候,存在感很微弱,而眾多一起呈現互相重疊時,它就不只是作為載體的存在,而與群體的垂吊物互相輝映,賦予空間活力,也顯出垂吊物的質量感,尤其是經吊掛之後所呈現的節奏感,給予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
 
 
意識與形態
在朴善基的創作中,所有的一切都歸結於“存在”這個核心問題上,藝術是無限思考的表現,不管其華麗或醜陋、有形或無形,而是在於每個人思考的本質到底表現得多深。在概念和觀者之間,他的作品採取客觀的方式,並經由過去的生活概念和日常行為,提示人們將物質文明及社會感覺的立場表現出來,盡最大可能創作出接近思考的作品。
朴善基創造的藝術不是為了呈現堅固,甚至不完整的形體像似故意塑造的毀損,這一點則是對觀者的想像力發出刺激。不確定的視覺感受,使得人們以嚮往的完整感在腦中構築出另外的藍圖,他追求的主題就融合在週邊環境之中,也存在虛實之間,觀者在往來展品之中,可以發現堅固與脆弱的矛盾,也開始思考真實與存在的道理; 朴善基的作品可以說就是 實質性與概念性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