龎均

     龎均(Pang Jiun1936-)出生於上海文人藝術家庭,父親龎薰琹、母親丘堤皆是著名的藝術家,至今創作已超過一甲子,對於藝術創作的追求不遺餘力。龎均年輕時曾師承林風眠、潘天壽、黃賓虹、徐悲鴻、李可染等前輩,引領他踏入專業創作的領域,並開闢自我獨特的藝術創作風格。
     藝術家龎均,融匯了中西方的藝術思維,用油畫顏料揮灑印象派的光彩及野獸派的爆發力,而骨子裡卻又流竄著中國傳統文人畫的血液。將文人畫中的寄情於景且富含精神性的東方哲學轉入西方油彩世界裡。保留油畫的濃稠特性,龎均的筆觸技法並非一般的塗抹油彩,而是以律動的線條,跳動的黏著節奏,貫穿整幅作品生命的活潑性。透過層層堆疊、細膩變化的灰調子,融匯水墨畫中溫潤、含蓄的留白臆想,開拓另一個對於人生、對於自然的體悟,流竄在奔放濃烈線條之中,賦予龎均筆下世界另一種灰色流動詩性。
     龎均非常重視寫生,在寫生的當下,對於眼前的景色會有長時間的觀察,這些景色、意境、經驗,牢牢記在龎均的腦海裡,成為日後源源不絕的創作來源。創作筆下揮灑的大山大水透露人生的歷練與感悟,花卉、人物肖像的濃厚色彩又多一份對於美景當前、豐富情感的寄託,蘊含著中國詩詞內斂、婉轉的情感投遞與韻味,讓觀眾不自覺投入其中。
     他帶給所有觀眾對於繪畫全新的認識與感受,提昇了藝術表現在人類生命情感中的重量。龎均一直是極受注目的華人藝術家,他的作品不管是質與量皆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寫實油畫與傳統水墨畫上,另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是屬於龎均的獨特美學。

  • 簡歷

    學經歷/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
    1936   出生於中國上海
    1980   移居香港
    1987   定居台灣 

    2007   台灣藝術大學退休,並舉辦「走過台藝大二十年展」及退休演講「卓越藝術貢獻」, 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常熟理工學院創作講座 「鄉情、視角」
    2004   雲南藝術學院講座與油畫示範( 作品165x165cm)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油畫講座與油畫示範,作品《音樂中的色彩》(165x165cm)
                 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油畫講座及示範,作品《音樂中的寫意》(165x165cm)
                 北京服裝學院油畫講座與示範
    2003   參加北京「中國油畫創作研討會」
                 發表論文《創立中國風格的現代油畫藝術》
    2001   率領「跨世紀油畫研究會」成員及台北油畫家赴上海、蘇州、常熟寫生在上海主辦海峽兩岸油畫家學術交流研討會 
    1999-2001   參與創辦台灣「跨世紀油畫研究會」
    1981-1987   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香港浸會學院音樂美術系
    1987   任教於台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擔任全省美展、南瀛美展等油畫評審委員 任江蘇省常熟市龎薰琹美術館名譽館長
    1979   組織參與北京「新春油畫展」,發起「北京油畫研究會」,參加全國性藝術在野運動(此運動随後產生「星星畫會」等藝術團體)
    1956   加入中華全國美術家協會
    1954-1980   任北京畫院等,專任油畫家並兼事藝術院校教學工作 七次參加全國性美展,八次參加北京市美展及聯展
    1954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
    1949   考入杭州美術學院



    個展/ Solo Exhibition
    2016   龎均八十「懷舊」作品發表展,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台北,台灣
    2015  「 龎均─東方文明」,威尼斯,義大利
                「東方表現的龎均」,上野之森美術館,東京,日本
    2014  「龎均的人物藝術」,日升月鴻畫廊,台北,台灣
                「龎均歲末展,日升月鴻畫廊,台北,台灣
                「龎均作品展 - 色如墨趣 灰韻天成」,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台灣
    2013   龎均油畫個展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博覽會,香港,中國
                 典亞藝博Fine Art Asia,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中國
    2012  「龎均風景藝術專展」,赤粒藝術,台北,台灣
                「 江山如畫正是江山不如畫-上海油畫展」,上海藝術博覽會, 龍門雅集,上海,中國
                「江山多嬌」,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赤粒藝術,台北,台灣
    2011  「花景之春」,赤粒藝術,台北,台灣
                「藝術的傳承與昇華」家族聯展,北京畫院,北京,中國
                「龎均油畫的色、線、形」,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日升月鴻畫廊個展,台北,台灣
                「龐均的藝術語言」,由巨藝術中心,台中,台灣
    2009  「龎均的油畫藝術」台灣歷史博物館邀請展 至今油畫個展30 餘次個人
    2008  「龎均的油畫藝術」,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2007   油畫個展,常熟美術館,江蘇,中國
    2006  「龎均70」,金德瑞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5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龎均作品展─「東方文明」
    2003  「龎氏兩代私房藝術展」  ,新店市立圖書館,新北市,台灣    
                「龎均的藝術」,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 台北,台灣
    2001  「龎均二十一世紀油畫首展」,華藝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1994- 2000   台北、高雄舉辦九次油畫個展
    1994   油畫邀請展,台灣省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1989- 1992   台北、台中、高雄舉辦六次個展
    1987   首次油畫個展,龍門畫廊,台北,台灣
    1980   油畫個展,香港藝術中心,香港,中國


    聯展/ Group Exhibition
    2018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台灣
    2017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台灣
    2013  「自然之聲風景聯展」北京中國美術館,北京,中國
                「在台灣的龎氏家族」北京ArtChina,北京,中國
    2012   國際藝術博覽會,日升月鴻畫廊,台北,台灣
    2010  「色彩與意境—龎 均油畫展」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赤粒藝術,台北,台灣 
    2000  「龎薰琹三代九人藝術展」 ,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中國
    1948   龎壔、龎均油畫聯展,義利畫廊,上海,中國
    1947   龎壔、龎均畫展,廣州,中國


    專著/ Publication
    2007  《油畫論》,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5  《走過58 年藝術生涯》,藝術家
    2001  《油畫技法創新論》,藝術家出版社
    1999  《油畫寫生哲學論》,藝術家出版社
    1988  《油畫技法哲學》,藝術家出版社


    主要藝術論評文章/ Article
    2008  《論線》
    2007  《論色彩、筆觸、表現、風格》《設計的繪畫性與繪畫的設計性》
    2006  《藝術不能停止》
    2005  《表現形式與藝術創新》《油畫的諸多問題》
    2004  《藝術對談》
    2003  《堅持藝術與藝術堅持》《創立中國風格的現代油畫藝術》《關於私房畫》
    2002  《油畫色彩的思索之二-色彩是油畫的靈魂》
    2001  《畫家色彩實踐與諸多理論性的問題》
    2000  《從西方藝術傳承談藝術天才》
    1999  《色、線、形的交錯》
    1998  《中國油畫探索創新之艱辛》
    1997  《決瀾社與決瀾後藝術現象》《創建中國自己的現代藝術-「決瀾」 與「決瀾後」》
    1996  《創作告白》《論詩情畫意的藝術哲學》《「藝術伴侶」的私房話》
    1995  《 論油畫小品》
    1994  《油畫創作理念的探索》《新寫意主義之探索-再論油畫創作之理念》
    1992  《論色彩的精神性》《寫生日記》
    1990  《油畫技法的核心》 《裝飾的繪畫性、精神性與浪漫性》
    1989  《龎氏家族繪畫傳承的藝術啟示-一份有關創作意念的學術報告》《匆匆走過四十二年藝術生涯》
    1988  《評估大陸油畫教育的核心學府-中央美術學院》


    獲獎/ Awards
    美國傳記學會名人榜
    美國傳記學會贈與藝術伙伴(Fellowship) 獎
    代表台灣獲頒美國傳記學會金牌獎
    2010   國畫、油畫十大年度人物  
    2007   列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IBC)「世界頂尖100 位藝術家」
                  達文西油畫類獎
    2004   獲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IBC)終身成就獎
    2003   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IBC)
                  列入「21 世紀世界首批500 位名人」 
    1997   列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世界500 第一」之列
    1995   列入英國劍橋世界名人錄(IBC)


    典藏/ Collection
    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常熟美術館、龎 薰琹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台灣藝術大學、台灣國父紀念館、首都博物館、北京美術家協會、山西劉胡蘭紀念館、墨西哥博物館、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以及各國私人所收藏

  • 作品